光伏市场疲软,对碳化硅影响几何?
美国时间10月30日,onsemi 股价在早盘交易中下跌了近五分之一,并跌至 1 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安森美第三季度营收 21.8 亿美元超出预期 21.5 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 (EPS) 1.39 美元超出预期 1.34 美元,但 On 的第四季度指引却表现不佳。
管理层目前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在 19.5 亿美元至 20.5 亿美元之间,调整后每股收益在 1.13 美元至 1.27 美元之间。这些数字远低于本季度 21.8 亿美元收入和 1.36 美元每股收益的预期。
在与投资者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ON高管表示,他们看到欧洲一些大客户的“疲软”,以及由于利率上升而导致汽车需求放缓的风险不断上升。
他们还看到工业部门普遍疲软,并预计不确定的宏观环境将持续到明年。
安森美电话会议中提到的工业市场疲软,InSemi在新一季度的市场调研中也有所察觉:
终端市场观察:
光伏逆变器海外市场清库存周期,国产逆变器出口量价齐跌
去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增长67.8%,与电动汽车、锂电池一道组成了外贸出口的“新三样”。
意识到海外市场的广阔空间,国内逆变器企业纷纷加紧海外业务布局:
作为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龙头,阳光电源业绩堪称炸裂,仅2023年H1公司净利增长近4倍。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阳光电源逆变设备全球累计装机量突破405GW。
上半年,其逆变器海外占比达到了53.9%。
2019-2023H1阳光电源海外业务收入占比
公开数据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逆市场,代表企业昱能科技,上半年的境外收入为63139.14万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近97%。海外市场几乎是昱能的主要战场。
国产头部光伏逆变器厂家,如阳光电源、科士达、固德威、锦浪等公司海外业务均在上半年营收中占有一半及以上的比例。
2021-2023H1部分逆变器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占比
公开数据整理
一直堪称光伏最优赛道的逆变器,今年出口情况却不乐观,根据海关总署相关出口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光伏逆变器出口出现量价齐跌现象,本季度内,光伏逆变器出口量跌幅同比超过16%,环比超过19%。
最新的9月国内逆变器出口数量和金额增速跌幅扩大。9月,我国光伏逆变器出口数量390.94万台,同比下滑22.83%;对应的出口金额6.47亿美金,同比下滑32.94%。
数据来源:InSemi《碳化硅市场季度调研报告》
为何今年出口数据如此惨烈,最大的问题就是欧洲的高库存。
去年得益于俄乌冲突,欧洲市场爆发户储需求,许多欧洲的代理商备货了一定数量的逆变器库存,但该行为并不是可持续的。今年欧洲市场已恢复正常,但国内的厂商却仍在疯狂扩产能,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导致欧洲逆变器经销商囤积了大量库存。欧洲高库存的问题今年越来越严重,三季度彻底爆发。
根据EESA预计,2023年全年欧洲户用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9.57GWh,下半年库存将消化4.47GWh,市场预计库存想出清,至少要持续到2023年底。
国产碳化硅市场受光伏市场影响
近年来,光伏逆变器往大功率方向发展,碳化硅是提升效能的不二之选,从2010年以来,光伏逆变器厂商就已经采用碳化硅二极管替代硅基器件使用,近两年国产二极管价格下降幅度较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大批量使用碳化怪器件,今年5月上海SNEC2023展上,英威腾XG PLUS、上能电气320kW组串逆变器、迈格瑞能G2混合逆变器等众多参展产品都采用了碳化硅技术,光伏企业与碳化硅芯片企业合作案例也在增加。
来源:InSemi《碳化硅市场季度调研报告》
实际上,碳化硅器件在光储逆变器中应用比例持续增加,特别是国产碳化硅二极管在光伏MPPT电路中渗透率持续走高,据国内碳化硅代表企业基本半导体透露,仅首航新能源一家客户,自2021年展开合作以来,基本半导体已稳定交付数百万只碳化硅器件供首航新能源使用。
与车规产品长验证周期,高进入门槛相比,光伏市场已成长为国产碳化硅器件竞争的主要战场。
光伏逆变器今年出口折戟,也正在对国产碳化硅企业产生影响,由于逆变器企业处于产能出清的周期,导致国产逆变器企业当前产能利用率不高,在碳化硅器件采购端,本季度以来已出现多个逆变器企业削减碳化硅采购或原订单不提货的现状。
同时,由于海外出口不畅,部分逆变器企业原规划海外销售产能转向国内销售,导致国内逆变器市场价格进一步内卷,数据显示2023年H1国内头部企业毛利率还在进一步降低:
2019-2023H1部分逆变器企业国内毛利率占比
公开数据整理
逆变器的价格竞争已传导至供应端。根据InSmei调研,国内工业碳化硅二级管的价格今年以来跌幅明显,截止到2023年6月,国内碳化硅二级管的价格已接近0.5元/A,跌幅超30%。
近日,InSmei采访国内某碳化硅器件销售,据该业内人士表示,四季度逆变器企业竞争还将进一步加剧,逆变器企业正在进一步要求碳化硅器件供应商给予一定幅度的年降比例。
数据来源:InSemi《碳化硅市场季度调研报告》
当然,降价的主因也与国内碳化硅产业热度提升带来的企业数量增加,产品同质化严重,内卷加剧有一定原因。但下游市场需求大幅放缓,是年初信心满满的国产碳化硅市场未预料到的一个“主要变量”。
这个变量,直接影响了国产碳化硅器件企业全年的营收预期,可以预想,后续一部分企业的融资进度特别是碳化硅设计企业的融资会相应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由于资金流不畅,有企业开始在存亡线上挣扎。
我们还拥有光明的未来
虽然今年光伏遇冷,但是储能赛道正在起步。
目前,光伏和储能处于不均衡发展的状态,光伏产生的电量无法即使通过储能及时进行储存。不少国家为优化电力调度,出台了一系列储能相关政策,支持投建储能设备,优化光伏发电和储能的匹配。与此同时,今年锂电价格开始回落,进一步降低了电池价格,储能装机成本进一步下降,进一步助力储能快速发展。
在逆变器市场,德业股份、阳光电源、华为头部厂家均开启了储能赛道第二增长曲线。
以德业股份为例,上半年,其逆变器产品共销售66.05万台,其中储能逆变器29.97万台,占比45.37%。德业股份表示是由于南非电力紧缺,户用储能需求暴增,导致其储能逆变器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05.92%。
2020-2023H1部分逆变器企业储能业务占比
公开数据整理
根据阳光电源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底,其储能系统收入达到101.26亿元,占总营收的25.15%。今年上半年储能业务占比增至了29.78%。阳光电源半年报显示,阳光电源通过澳洲GPS并网许可,签下了南澳最大独立储能订单138MW/330MWh、英国82MWh储能等订单,储能业务已经真正成了第二增长曲线。
上能电气的储能业务也在迅猛发展。今年上半年,储能行业营收8.18亿元,占总营收的37.55%。而去年同期,占比仅为9.03%。易事特的储能业务也从2021年的0.89%增长到了上半年的10.12%。
同样增长的还有科士达和锦浪科技,上半年储能毛利率分别为27.88%、40.11%。6月底,锦浪科技更是设立了专门的储能子公司。
不难看出,储能赛道已经成了众多逆变器企业的一大选择。
而在储能赛道中,工商业储能开始以迅猛的发展态势,展现出明星之态。据东吴证券披露,2022年我国新增工商业储能0.26GW/0.93GWh,新增容量占全球46%,世界排名第一,而2023年上半年工商业储能备案项目已经超过2.8GWh。根据GGII初步预计,2023年国内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可达到约8GWh,同比增长300%。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国内工商业储能装机量增速将超过大储(发电侧和电网侧的大型储能),成为增长最快的储能细分市场。
2023年6月,InSemi在无锡举行了《2023碳化硅器件应用与测试技术大会》会议期间万帮数字能源公司智慧能源产品线电子主管贾晓宇先生表示,一个1000KW工商业储能变流器的功率模块通常需要使用44颗IGBT芯片,内部结构非常复杂。
因此,为了简化系统设计,需要采用碳化硅器件,来开发创新的三电平和两电平拓扑电路。据贾晓宇透露,万帮数字能源正在通过使用碳化硅开发“T”形拓扑结构,使用碳化硅器件,实现整个拓扑只需4个开关,12颗芯片,芯片数量仅为IGBT方案的1/4左右,实现成本和效率的平衡。
碳化硅器件、模组产品在工商业储能市场均拥有较强的发展潜力。